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。作为中央苏区重点县,中央红军长征4个主要出发地之一,红色是宁化最鲜明的底色。为传承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,中共宁化县委党校推出《红色故事汇》专栏,讲述宁化红色故事,回顾历史的足迹。
张雍耿:政工著称的开国将军(二)
张雍耿,原名张耀才,曾用名张福标,是福建宁化禾口乡老市场(今石壁镇立新村)人。1917年,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为了生存,为了自由,为了理想,1930年,年仅13岁的他加入少年先锋队(简称少先队);1931年7月又毅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(简称共青团);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,开始了他的红色革命旅程。1994年1月7日,他在济南不幸病逝,享年78岁。在他的红色革命生涯中,他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、抗日烽火岁月和解放战争时期。他可谓身经百战,出生入死,冲锋陷阵,善于思想政治工作著称,屡立战功,威名赫赫。全国解放后,他开始参与建设人民空军,呕心沥血,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1955年,他被授予少将军衔。所以,张雍耿少将是共和国开国的宁化将军,成为宁化客家人民备感自豪与骄傲的一代红色将军。
一代共和国少将
土地革命时期,张雍耿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、四、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。1934年10月,因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失败,红军被迫长征后,张雍耿随部留守中央苏区,并由江西南部转战闽西南一带,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。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,他出生入死,英勇善战,意志坚强,不屈不挠,表现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与坚定信念。
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几经努力,终于在1937年9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。为此,闽西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,开赴大江南北一带坚持抗战,奋勇杀敌。于是,张雍耿调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,第二支队第三团政治处调查股股长,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调查科科长,新四军第三支队军法处主任。1941年皖南事变后,他又历任新四军第六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,中共苏南区委社会部副部长,苏南区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,苏浙军区浙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,新四军一师一旅一团政治委员。在抗战中,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斗争方针和政策,积极对敌作战,先后参加了江南反“扫荡”斗争、“皖南事变”突围战斗和孝丰反顽战斗,他团结官兵,英勇善战,屡立战功,为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解放战争时期,张雍耿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,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五十八师政治委员等职。他参加过孟良崮战役、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著名战斗。其中,1949年4月23日,在渡江战役中,他率领一个师担任第一梯队,率先强渡长江,为解放南京建立了不朽战功,威名赫赫。随后,他又挥师一路南下,乘胜追击,参加了解放上海的光荣战斗。在解放战争中,他身先士卒,积极对敌作战,参加过多次战斗,战功卓著,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。全国解放后,张雍耿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,同时,荣获了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。所以,张雍耿从一名少先队员成长为共和国少将的英雄事迹,必将名垂青史,光照千秋。